新乡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韩国品牌引导下一代电视 中国或超越日企

编辑:新乡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8/12/04
最近日本电视企业没落论,闹得沸沸扬扬,日企将电视品牌没落归根于日本地震和日元升值的影响!在钓鱼岛争端中,国人号召抵制日货,日本的电视产品在中国的前景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电视业和中国电视业的突飞猛进,韩国的三星、LG全球吃香,中国的电视品牌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有不错的销量!今后,电视格局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一、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关于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韩国、日本和中国企业纷纷展示了其对于下一代电视的理解,不同国家的企业由于技术路线和技术优势的不同,对于下一代电视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日本倾向于超高分别率的4K电视,而韩国则更热衷于于OLED电视。中国则更多的是作为后发者的身份跟进,目前主打智能电视!

三星和LG等韩国企业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了OLED电视的研发和规划,索尼、夏普和松下等日本企业则在4K电视方面的积极进取。华强集团鲜贝网经理刘翔分析,韩国企业在OLED电视上已经领先,日本企业受困于糟糕的运营状况,对于未来电视规划保守,也许不久的将来将被国内企业超越。

在新一代电视的开发方面,日韩大厂的方针有着明显的不同。统治市场的韩国厂商专注于OLED领域,展开了画质及功能等全方位的开发,在市场上更具话语权!而日本厂商则将精力集中于优势领域,期盼力挽狂澜。气势上的差异决定了韩国企业更有底气和信心!

二、日本4K电视VS韩国OLED电视

OLED电视凭借其材料自身所带的优势,早已被各大家电巨头看好。在OLED电视领域,最早涉及OLED产业是日本厂商——索尼,之前曾一度推出过多款OLED小尺寸显示设备,并于2007年率先在全球推出11英寸OLED电视,因价格过于昂贵,造成滞销,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索尼一直没有找到降低成本的 解决方案。受此影响,索尼已经停止OLED电视在日本市场的生产和销售。

相比索尼的低调退出,三星的高调登场更加吸引眼球。韩企对OLED的布局来看,他们对索尼在OLED上的遭遇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经验似乎足够他们应对OLED的到来。

日前,三星旗下的SMD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生产线。一直以来,三星致力于推动OLED屏在智能手机和便携多媒体设备上的普及,目前市场上OLED面板产品一直被三星垄断,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8%。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但有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难等缺陷,需要韩国电视厂商去完善!

而日本公司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是,4K技术的超高分辨率和大屏幕,能够提高观赏体验,因此更容易被未来的消费者接受。作为电视领域的领导者,日本企业在影音技术,尤其是电视的画质技术和音质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日本企业要振兴电视业务,必须要放大自己的优势,扩大自己在电视领域的话语权,所以强调电视的本真是画质和音质,推出4K电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现在注重影音震撼的消费者变得更多了。4K这方面做得不错!”鲜贝网刘经理就自己的感受说。另外技术上的优势有时还有着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在家电市场上,一旦给人一种“做出集合最先进技术的电视厂家”的印象,往往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三、中国企业施压

不过,只是单纯提高分辨率的话迟早会引来竞争,必然会再次陷入价格战。实际上,不光是韩国厂商,中国的海信集团也展出了4K电视,新兴厂商的追赶速度令人吃惊。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中国的电视产业也因此得以高速发展,国内品牌以高的性价比、更好的内容整合能力和面向中国用户的功能优化和设计,成为中国电视市场的主导力量。

但同时国内企业在电视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方面却很缺乏,面板技术和生产受制于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而画质技术和音质技术落后于日本企业。为了争取电视领域的附加值和话语权,国内企业都热衷于电视的智能化,更好地整合内容资源和本地应用,创新电视的应用模式。

鲜贝网刘经理分析国内电视产业指出,中国的电视产业一定不能让电视理论为单纯的显示设备,一旦沦为单纯的显示设备,中国企业在其中的话语权和附加值将不复存在,中国的电视产业将无法生存。

目前在内容和相关服务方面,对于国外品牌还有一定的政策门槛,中国的电视机企业希望借此加速与内容和服务整合,尽快形成差异化优势,这也是国内企业在大力发展云电视、智能电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作为电视领域的领导者,日本企业在影音技术,尤其是电视的画质技术和音质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韩国企业在面板生生产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而中国企业的优势是生产成本控制、基于本地的应用创新和内容整合。三者各有所长!正如鲜贝网刘经理所说,目前各家电企业还是基于各自的优势和利益,争取产业利益和话语权,未来还是将走向统一和融合。